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志远计划”毕业生出征仪式在珠海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程建平向“志远计划★★★”毕业生代表授予出征旗★★,“志远计划”毕业生集体庄严宣誓,表示将牢记“躬耕教坛、强师兴邦”的使命担当,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到中西部、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从教为师,为推动我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北师大首届“志远计划”毕业生奔赴脱贫县基础教育一线任教获主流媒体集中关注★★★,《人民日报》刊发《各地各高校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发《择业新观念 就业新天地》★★,《光明日报》刊发《怀揣教育热忱扎根基层——北师大学子入职大凉山越西中学背后的故事》,《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大凉山来了00后教师》★,《南方日报》刊发《一群★★“00后★★”新教师来到了四川大凉山》★★★,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发《“志远”学子启航 为中西部输送教育振兴“火种”》★★,相关报道引发热烈反响。11月,澜沧县委给北师大发来感谢信,感谢学校“志远计划”师范生毕业后赴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任教★★,为澜沧教育队伍注入人才活力。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在主流媒体积极发声,策划系列融媒体产品,集中展示十年来北师大牢记嘱托★★★,以“四有”首倡之地展现首倡作为★★,倾心铸就中国教师教育的★★★“珠穆朗玛峰★★”,领航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以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主题融媒体产品集中发布。学校策划制作《师之道——北京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十周年纪实》《这十年 我们的多彩答卷——北京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贵州参训教师回访纪实》《师范的荣光》《此生为师》《行至绿水青山处》等专题短片★,在教师节期间集中发布,在校内外引发热烈反响★★。
9月1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座谈会,共同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上优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教育部领导参会指导并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等问题提出新要求★★,六所院校领导及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等重要问题开展座谈交流★★,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光明网策划推出《教育强国专家谈★★★: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专题报道。
在体育赛事方面,北师大学子张琳艳闪耀金球之夜★★★,勇夺2023年中国女子金球奖;北师大女足获2023—202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女子高水平组超冠联赛冠军;在第18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FISU世界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中,北师大健美操队摘金夺银为国争光;在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北师大艺术体操队取得个人项目4金4银★★★、集体项目1金1银以及高水平B组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在第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北师大学子获2金、1银★、1铜,取得自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
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X+医”和“医+X★★”模式,开设北师大★★“协和医班”和★★★“协和药班”★★★,联合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和药学领军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9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建校122周年表彰大会★★,大会正式发布了“四有”好老师校友奖励计划。该计划旨在评选表彰长期坚守在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校友★,特别是扎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一线的校友,激励广大校友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该计划每两年组织评选一次★★,设金质奖章和银质奖章★★。金质奖章每次评选人数不超过3名,每人奖励10万元,申报金质奖章的校友原则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或奖励,从教满30年;银质奖章每次评选人数不超过10名,每人奖励5万元★★,申报银质奖章的校友原则上获得地市级及以上荣誉或奖励★★★,从教满10年。会上还宣读了获得上级有关表彰的教师名单★,颁发了“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
3月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和“最美巾帼奋斗者★★★”荣誉称号。8月,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张可锋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渊获评“全国优秀教师”。
07北师大设立“协和医班”“协和药班”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首批招生 着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6月★★★,北京师范大学新版学位服正式发布★★★。学校特邀叶锦添为北师大学子设计专属学位服★★★,设计团队经过三年的打磨,多次征集师生意见,设计理念彰显北师大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学位服选用中国传统色彩★★★,学士、硕士★★、博士分别以瑾瑜、油紫、顺圣作为袍身底色★,每种颜色都蕴含着对毕业生的美好期许。在纹样设计上,领口垂布是古建洞窗图案,袖口纹绣为京师大学堂匾额纹,袍身上有隐约的玉兰花纹。胸前徽章绣有校徽、校训及每一位毕业生的姓名★★、学号★。学位帽与学位服颜色一致,帽顶正中为北师大校徽★。学校向2024届毕业生赠送了新版学位服及纪念礼盒★★★,赋予每一位北师大学子以责任与荣光,鼓励毕业生们奔赴山海、勇敢前行★★。毕业季,北师大新版学位服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欢迎交流与合作。
5月,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发布通知★★★,北京师范大学申报的“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方向)+人工智能★★”“传播学+人工智能”“公共事业管理+人工智能”★“统计学+环境工程★★★”4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获批。至此★★,北师大已累计获批7个项目★★★,其中“英语+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于2024年启动首批招生。
巴西时间11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访巴团队在圣保罗大学组织开展中巴青年故事会★★、“巴西青年看中国”优秀作品展映等活动。11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专题片《大国来信 跨越山海的好朋友》,讲述“看中国”项目参与师生在一次次的中国之行中★★★,感受中国、记录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故事。
06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问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最高奖北师大师生获评一系列重要荣誉奖项
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新华社刊发《以“四有★”标准涵养“大国良师”——探寻教育强国建设的北师大方案》《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人民日报》刊发《“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坚守基层教育一线——用爱陪伴成长 用心守护梦想》;《光明日报》刊发书记校长署名文章《弘扬教育家精神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中国教育报》两次头版刊发《十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奋力当好中国教师教育排头兵——躬耕教坛 强师兴邦》《“国培计划(2014)”参训教师、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牢记习殷殷嘱托,矢志扎根三尺讲台——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教书育人》;《南方日报》整版刊发《北京师范大学立足湾区,创新打造“教育硅谷”——以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近年来★★★,北师大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不断强化与西部基层用人单位的对接,拓展岗位的供给。举办基层就业出征仪式★★、校领导与毕业生见面会,引领基层就业浓厚氛围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设立并实施“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至今已入选1782人。12月,教育部公布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奖人选名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3届公费师范生朱启平入选★★★,《中国教育报》刊发人物报道《照亮大山孩子的求学梦想》。《光明日报》头版刊发《“飞★”出大山★★,是为了带着本领“飞”回来》★★★,讲述北师大毕业生扎根西部从教故事。
02中巴友谊跨越山海 中外青年同“看中国”:习主席复信在★★★“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参与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经过近三周的评估考察,专家组对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专家组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坚守励教兴邦初心,弘扬教育家精神,高度聚焦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牢固树立培养“四有”卓越教师和具有★“四有★★”素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将“三强★、三优、三融合★”作为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强师工程”,不断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
04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座谈会
4月★★,在第65届杰塞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中,北师大代表队荣获全国冠军并代表中国赴美参赛★,最终取得全球32强并获最佳综合书状奖,北师大学子西娅、刘婧怡位列全球百强辩手,获参赛以来最好成绩★★★。10月★★★,在2024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北师大北京校区BNU-China团队和珠海校区BNUZH-China团队再次斩获金牌,并荣获多项单项奖提名。12月★★,202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在北师大举行★★,统计学院2022级本科生唐梓轩★、陈欣雨、杨一汀团队斩获本科组竞赛最高奖项“高教社杯”,这是北师大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2024年★★★,北师大5位教师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位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系统“育人榜样(先锋)”,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殷恒婵荣获★“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北师大基础教育学校12名教师荣获北京市特级教师称号。在北京高校第二届管理岗位青年教职工职业能力竞赛中★★★,北师大参赛团队荣获竞赛A组一等奖。
11月,国家主席习复信巴西各界友好人士★,鼓励他们继续为中巴友好事业贡献力量★★★。习主席复信引发“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参与师生的强烈共鸣★★★。★★★“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的品牌项目,此前,巴西圣保罗大学21名★★“看中国★★”校友会师生致信习主席分享他们参与“看中国★★★”项目的收获与体会。
12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2025年★“四有★★”好老师校友奖励计划评选公告发布★★,启动候选人征集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习★“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 探寻教育强国建设的北师大方案
05以★★★“三强、三优★、三融合”为主线培育★★★“四有”英才 北师大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4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印发《关于在全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系统安排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在三个多月的集中学习阶段★,学校党委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教育部党组要求,牢牢把握“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要求,立足教师教育核心使命★,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能。
近年来,北师大积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一流学科专业间的有机互补、强强联合,大力推进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着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相关经验做法被教育部直属高校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周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关注报道10余次,师生在重要报刊发表一系列理论文章,加强对党的纪律建设的学理性阐释、学术化表达和大众化传播,在校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学校领导★★★、知名学者、师生党员代表同上一堂★“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示范微党课,讲授《中华传统诗词中的廉洁思想》,微党课在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平台播出★★,全网播放量超过430万次。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展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1月5日★,学校印发《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1月10日,学校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会★★★。10月28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启动线日,专家组开展入校考察★。
08首届“志远计划★”毕业生奔赴脱贫县任教北师大引导优秀学子扎根西部基层建功立业